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我们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先要意识到,人民检察院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决不能变成“蛙水”关系——需要的时候跳进水中,不需要的时候就跳到岸上。各级检察院前面都有“人民”二字,都是人民的检察院,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检察工作的各环节各领域各方面,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在司法为民的细节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前提是要把握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需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物质文化生活“硬需要”方面,过去主要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在精神追求“软需要”方面,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同时,还会关注更高层次的民主法治等需求,不仅关注自身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也关注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环境,关注社会整体的公平正义。
这些转变,对检察机关维护人民权益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利用办案、调研、民意调查等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我们检察机关干什么。只有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才能真正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为人民所盼。也只有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才能做好检察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检察产品内涵,提升检察产品质量水平,从而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服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落实在维护公平正义的每一个案件中、每一个检察产品中,也要落实在司法为民的一件件实事中、一项项检察服务中。
一方面,检察机关要在履职过程中强化爱民意识,恪守为民情怀,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更高层次、更丰富内涵的需求,高标准、严要求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适应新时代需要、人民群众满意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另一方面,检察机关要围绕民生焦点难点痛点加强和改进民生检察工作,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的实事,多提供优质的检察服务。比如,抓住人民群众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恨,积极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既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又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让人民群众有更踏实的安全感;抓住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的怨,切实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有更真切的公正感;抓住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的忧,开展专项监督活动,保卫舌尖上的安全,保护绿水青山,让人民群众有更实在的幸福感;抓住人民群众对金融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的关切,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尤其要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细节决定成败。很多时候,一个小的举动,一个小的细节,很可能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因而,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司法为民做深做细做实,让人民群众通过细节感受到检察机关是真心为民、公正司法的。
在办案方面,不仅办案结果要体现公平正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办案程序、办案过程也要体现公平正义、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比如,同样的办案结果,如果多做一些以案释法的工作,多做解释说理工作,多一些温情的话语,多一个暖心的举动,当事人的感受可能就很不一样。又比如,有的案件虽然不大,但直接和群众利益相关,如果检察机关重视度不够、关注度不高,人民群众也会有意见、有看法。
在检察服务方面,不仅硬件设施要便民利民,“软件”也要及时跟上。比如,12309检察服务中心整合检察机关所有服务群众功能,既有网络平台也有实体大厅,让群众既能“听见声”,又能“见着人”,为那些不习惯于电话表达诉求、对网络操作不熟悉的群众提供了极大便利。但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些细节问题,12309的热线是不是容易打进去?网络平台登录是否方便?实体大厅接待人员素质如何?态度如何?等等。只有多换位思考,多从细节处替人民群众着想,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全国检察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在司法为民的一个个案件中、一件件实事中,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与人民的期待一路同行,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